外食選擇攻略——小吃篇

外食選擇攻略——小吃篇

台灣是個美食王國,只要踏出家門,各式各樣的小吃攤,讓人很輕鬆就能享受美食,
但你有注意到嗎?小吃攤常常是以澱粉類為主的高油、高鹽飲食,如果沒有精挑細選的話,一不小心,身材就會越變越圓喔!
一起來看看該怎麼在小吃攤上找到兼顧健康與美味的方法吧!

常見小吃選擇:滷味

一起來看看「王子麵+貢丸+高麗菜」這樣的搭配有什麼優缺點吧!


滷味中的麵食,包含王子麵、冬粉、蒸煮麵等,通常容易吸附湯汁,導致鈉含量增加,
當我們吃太鹹時,隔天就很可能會出現水腫的狀況喔!
此時建議可以改選根莖類的澱粉,像是玉米、地瓜、南瓜或蓮藕等
都是很好的替代選擇,而且還富含膳食纖維喔!


貢丸屬於加工的肉製品,油脂含量較高,而蛋白質的品質也是比較差的來源,
此時建議可以改選一些中低脂的優質蛋白質來源,
像是牛腱、雞蛋、雞蛋白或是五香豆干等


在台灣高麗菜是一年四季都吃得到的蔬菜,屬於十字花科,雖然平價但具備高營養價值!
不僅富含膳食纖維、維生素、礦物質,還具備多種抗癌物質!
在滷味攤除了高麗菜之外,也可以多元攝取其他的蔬菜,
像是青花菜、黑木耳、水蓮等,也都是很好的選擇喔!
而且蔬菜的熱量較低,每100公克的蔬菜熱量只有25大卡
所以如果平時容易覺得餓或食量比較大的話,也可以多選幾樣青菜,幫助提升飽足感喔!

常見小吃選擇:麵攤

一起來看看「炸醬麵+滷豆干」這樣的搭配有什麼優缺點吧!
許多人是麵食愛好者,比起吃飯更愛吃麵,但又擔心會不會容易發胖,
其實吃麵有很多熱量控制的小撇步,可以讓你吃得開心又放心!

平時建議優先選擇清湯麵
因為乾拌麵會使用醬料和油一起攪拌,不知不覺中就會攝取到過多的熱量!
而羹麵雖然美味又可口,但為了要製作出滑順的勾芡口感,
往往都要額外加上太白粉或玉米粉,
而這些精製澱粉不僅會帶來更多熱量,也更容易影響血糖,
建議要注意自己的食用頻率與份量喔!

除此之外,麵食的蔬菜量其實是非常少的!
過於單純只有澱粉的餐點,容易讓血糖波動較大,
所以建議吃麵的時候,可以多點一道燙青菜,增加自己的膳食纖維攝取!

而在麵攤點配菜也是有學問的喔!
像是常見的內臟類其實飽和脂肪及膽固醇含量較高,
建議可以選擇豆干、嘴邊肉、牛腱、傳統豆腐這些優質的蛋白質來源
在小小的麵攤也可以輕鬆吃得均衡又營養喔!

台灣的在地美食,平價又美味,任誰都難以抗拒,不過有些小吃以澱粉居多,缺乏蔬菜且油脂比例偏高,
想要吃得健康又均衡,記得避開高油、高鹽、高糖的調味方式,適時的搭配蔬菜與優質蛋白質,能讓你的餐點變得更豐富又健康喔!

GO
TOP

關閉

建議您使用以下瀏覽器觀看本網站,
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。

要下載瀏覽器,請直接點擊以下: